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

原來是父母在鼓勵孩子哭鬧!?

 
(優活健康網記者莊常謙/綜合報導)
桑迪有一4歲兒子喬伊,有天,奶奶正好來家裡,喬伊就開始哭鬧。首先因為他最愛吃的那種麥片吃完了,奶奶匆匆地買了麥片回來。才吃幾口喬伊又哭鬧。奶奶和媽媽又為他準備了麵包和蛋,他還是不滿意。大人認為,喬伊一定是不舒服情緒才這樣。

教育心理學家卡洛琳‧克勞德在書中指出,在案例中,媽媽變得緊張,並讓孩子學會苛刻、挑剔,無同理心。其實對於喬伊,麥片只是個獲得關注的工具,讓他更感到自己更重要。並可集中注意力。實則能控制大人,並達到目的,這才是他想要的。所以大人應該教他,要考慮行為所造成何影響,時時待人著想,須有善解心,學會如何合理付出和獲得,這種自他交換之思慮及配合能增上家庭融洽,也帶來滿足和歸屬感。從另一面向來觀,會發現其實是父母在鼓勵孩子哭鬧。

心理學家奧德麗‧瑞克博士補充,因孩子被嬌慣,很多父母不著期望他對家庭有所貢獻。這想法百害而無利。反之,孩子該為家庭出力,家務可以分給孩子。當阻止孩子幫忙時,也是在否定孩子做貢獻。父母常因工作與壓力,疲憊與挫敗的回家,進而時把孩子放在電視前去做家務,但這樣會製造更多問題。假若父母讓孩子去做,遠比剝奪他嘗試要好,這樣孩子就失去學會待人著想和合作意識。

若大人能以鼓勵孩子做出貢獻的方式來教養,那哭鬧就會慢慢減少。為達成這目標有3種方式:合理的後果、溝通公式、讓孩子對家務做出貢獻。這些方式若交互運用得當,家庭成員就可為家庭做出貢獻,奠定和諧的基礎,形成穩定的教養風格。

2012年12月24日 星期一

壁櫥裡兩碗臭酸的麵



社會課找測驗卷答案的同時,竟然從窗台下的壁櫥裡解開兩碗麵的封印。

頓時,附近的同學被這股酸味侵襲著呼吸器官,無一倖免。

湯玗仙、鄭雅卉兩人因為這兩碗麵,臉色開始驟變,因為沒人願意處理。

玗仙說不是她吃的,雅卉馬上推說班上誰誰誰也有吃,真又回到原點了!

我真的不喜歡這樣,但又想不出一套說詞,最後又是不了了之。


雖然有人告訴我大概會是誰幹的,但我不想去追緝這名兇手了,

畢竟,玗仙幾天前就知道這件事也沒有告訴我,讓我處理。


我決定下次有機會就分享老蘇對孩子們說過的話:

「未來的路,無關你的父母、無關於老師,是你自己得單獨去走的,
學習是你自己一個人的事;父母不關心你又如何?你自己有沒有對自己負責呢?...;
功課缺交、成績不好、行為品性差,這些都是自己不在乎自己造成的,
最後所有的後果也將回到自己的身上。」




聯絡簿的輔助:

在家長方面,在聯絡簿上我都盡量寫些好話、鼓勵的話,
真有發生什麼事,我都直接寫給學生而不是家長,
例如:「小明:最近這幾天你的課業完成度明顯退步很多,
要快快將自己的學習態度找回來哦!」、
「小強:最近在上課有些不太專心哦!有什麼心事呢?要不要跟老師說說呢?」
這樣的話其實是一種告知,家長們沒有感受到老師的敵意,也會自知自己的管教不週,
因而加強督導。

真的再不行的話,我才會打電話給家長。通常接到我的電話,代表是非常嚴重的事了。
不過我會以「邀請」的方式,邀請他們重新去關心孩子的成長。
我會細細去分析這些事情做下去接下來的後果;
我也會給予他們最實際的建議,例如:把電腦收起來、妥善規劃放學後的空檔時間、
留意他們的交友情形、不讓他們有說謊、頂嘴的 情形發生...;
並且以這句感性的話做為結語:
「我是真心的為這個小孩感到可惜,希望我們三方面能一起合作,
努力的讓孩子變得更好、學習得更快樂!」

不用太多的唇槍舌戰,
我就是想表達出--
我真的看到你的孩子的好,我不想放棄他,我是認真的,請你也別先放棄他!





今天遲到未完成掃地工作的不少,升旗秩序真的很差勁,讓五甲丟足了臉,唉呀~明天會更好。

2012年12月22日 星期六

教師有魅力 學生愛上課

教師有魅力 學生愛上課
(國語日報98123日 )

謝武錡/教育人員(臺中縣)
 
  學生時代的我,經常會期待某些教師的課,因為這些教師的特質深深吸引著我,並非教學技巧的優劣,而是我喜歡這位教師,進而喜歡這門學問。

   在教育的專有名詞,這叫作「參照權」,也就是魅力。魅力並非指一個人的外貌,也非指一個人的幽默,更非建築在糖果、飲料等禮物上,而是強調學生自覺受到 的關注程度,也就是教師是否有讓學生適時感受到被關心、被肯定。如同演唱會上「粉絲」在臺下大聲喊叫,臺上歌手卻不回應,只顧著唱自己的歌,這樣的歡呼聲 必定維持不了多久。因此,請教師問問自己,有多久沒跟學生問早,有多少次當學生幫您的忙,您卻視為理所當然,連一句「謝謝」也沒說。

   這些生活上的細節將累積學生對教師的觀感。學生喜歡教師,自然喜歡上課;喜歡上課,就有可能喜歡這門學問。現在強調多元智能,教師要常改變教法來適應學 生的需要,但無論是多麼高深的技巧、精美的教具,教師都必須加注熱情與同理心,使這堂課有生命。記得:「平日的一個微笑,是一堂豐富課程之始。」

翰林五上國語第十三課 愛心傘 網路相關資料 林政育整理


Q:什麼叫做「愛心傘」?「愛心傘」的定義是什麼?

假使今天我是某便利商店的店員,而外面正下著大雨,我拿一把傘給客人。
這樣我給客人的這把傘,就叫做「愛心傘」嗎?
這把愛心傘,是雨停之後,客人需要拿回來還我嗎?
還是說,這把愛心傘就是送他了?

A: 愛心傘就是有心人提供免費的雨傘給不認識的路人,並且不要求回報。


【愛心傘】源自日本,當初由社會善心人士、財團在車站設置,方便給外出遇到下雨的民眾。

其設置目的是讓大家暫時方便,還是要還,只是沒有硬性規定登記,憑自己良心用完自己歸還,

在日本設置其名稱為──良心傘──【是暫時借你方便,不是不用歸還】後由本地慈濟功德會、

及民間善心人士開始仿效,在各地捐放稱其為【愛心傘】其目的還是希望使用者有借有還】

但是很多人都是有借無還佔為己有,由這點也可看出國民的守法精神與道德、修養,

下次您如看到鄰居、親友家常用愛心傘/良心傘(雨傘一般都印有大字)誰貪心………你就知道了?


台灣的例子:



基隆市稅捐處長久以來持續免費提供愛心傘,供下雨天忘記帶傘的洽公民眾自由取用。
因考量民眾可能因路途遙遠或其他因素而無法歸還,為傳遞稅捐處的關懷體貼,
呂瑞田處長特別指示提供民眾更貼心的便民措施,設置了愛心傘「通借通還」跨地點的服務。
也就是提供安樂總處、七堵分處及信義分處等3據點,方便借用愛心傘的民眾不僅可以「就地借用」,
使用後「就近歸還」即可。

阿婆的愛心傘:

早上出門還是晴天,騎車到南門路的孔廟前竟然遇上大雨,只好躲到騎樓下避難。
突然從※※※律師事務所,走出一個老婆婆,看見一個國中生騎腳踏車,
沒穿雨衣,老婆婆就從屋內拿出一把傘借他,還告訴他還不還那把傘都沒關係。
接著,她看我避雨在她家門前,也問我需不需要雨傘,我說我有帶雨衣,
只是雨勢太強,再等雨下一點再穿,謝謝她的好意。
沒過多久,又有一個高中生全身淋濕,經過她家門口,老婆婆又好心的拿出一把傘借她,
也說了跟剛才一樣的話。傘若要還,請還回來,不還也沒關係。
天啊!在這漸趨冷漠的社會上,竟然還有人提供愛心傘,真是溫馨啊!
以前是書上、電視上看過這愛心傘的故事,沒想到在這滂沱大雨中,
看到人情的溫暖,真是難得啊!


放置愛心傘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以備不時之需。像這種便利且有愛心的舉動,
應該要延續下去,才能造福更多的人群。
雖然社會大眾有需要時都有使用上的權利,但畢竟這並非私人物品,
實在不應該據為己有,用後就應歸還,才能讓下個有需要的人享受愛心傘的便利。

吃人一口;還人一斗』
吃人家佈施的一口飯;回饋於一斗米。就是受人點滴之恩,湧泉以報的意思。


Q:我想捐出愛心傘?

愛心傘可以捐給各地鄉鎮區公所或戶政事務所等公家機關、私人店家。


Q:那有愛心安全帽嗎?

還記得就讀教育大學時, 臨時需要載人卻只有一頂安全帽又擔心被警察開紅單,怎麼辦?

到學生事務處找教官借愛心安全帽,但社會上因衛生問題較少見。

Q: 山區裡的愛心茶水(奉茶)


Q: 有些地方放置愛心傘,借了以後需要還回去嗎?

放置愛心傘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以備不時之需。
像這種便利且有愛心的舉動,應該要延續下去,才能造福更多的人群。
雖然社會大眾有需要時都有使用上的權利,但畢竟這並非私人物品,實在不應該據為己有,
用後就應歸還,才能讓下個有需要的人享受愛心傘的便利。 
讓這把傘繼續散播愛心還是據為己有? 請您好好再想一想。


「我不玩了!」孩子輸不起,怎麼教?



就讀幼稚園的奇奇自從一次拼字遊戲輸了以後,
便不再參與任何的競賽活動。

他告訴媽媽:「不參加就不會輸,我就不會難過!」
害怕受挫的奇奇讓媽媽很煩惱,擔心他日後長大成人,
會逃避挑戰,無法適應社會的競爭…… 

育奇與嘉輝都是從小成績優異、讀第一志願長大的孩子。育奇還到美國拿了醫學博士,卻在30歲時選擇自殺結束生命,他的遺書中交代,這輩子已經盡力達到父母的期望,接下來沒有第一名可追求了,現在很疲累,請放過他,讓他安息!

嘉輝是另一位醫科學生,以全年級第一名光榮畢業。教授發現他事事要求完美、要第一,擔心他將來當醫生遇到治不好的病,會很挫折,為了讓他體驗真實的社會,沒讓嘉輝進入第一名的醫院實習,沒想到數個月後他卻跳樓自殺。

這是親子教養專家盧蘇偉提供的真實案例,這些成績頂尖的天之驕子,是傳統上、一般人眼中認為最能克服困難的菁英;卻在苦讀20多年的學業開花結果之時,背棄眼前的康莊大道,轉頭選擇死亡;優秀顯然沒有讓他們活得更快樂、更自在,反而讓他們成為無法接受挫折的人。

挫折抵抗力 現代小孩最缺乏

人活著到底為了什麼?在真實的生活中,每天難免要面對挫折、處理挫折,但現在的小孩,成長過程中沒有機會「遇到挫折」,久而久之就失去了「挫折抵抗力」。 就像感冒一樣,一個平時疏於鍛鍊的身體,遇到感冒病毒時更易發作、症狀也更嚴重。近年調查顯示,小學教師認為有高達八至九成的現代小孩,處理挫折的能力明 顯不足,可見這已成為少子化社會的通病。

讓孩子面對衝突與挫折 過度保護反而適得其反

親子專欄作家李偉文說:「貧窮、欠缺是很好的教育」,他舉自己小時候為例,以前的小孩不像現在這麼寶貝,常常有機會與各種年齡層的孩子玩耍、發生衝突、打 架,自然地在人際互動中發展生存的能力與技巧,從中學會處理衝突、挫折的方法,「但是,現在小孩都被保護得太好,在挫折發生前,父母就把問題解決掉了」。
現代的「升學主義」、「菁英教育」及都市化的生活環境,讓孩子失去探索的機會,無法培養處理挫折的能力。不過,很多父母會想,如果幫孩子多做一點,就能讓孩子專心讀書、功課好,不是更好嗎?
李偉文直言:「那些父母都搞錯了!」,他分析未來的職場說,未來臨時編組、短期專案合作的模式將會形成常態,因此與人溝通、順應環境的能力,遠比只有聰明、知識來得重要。

別讓你眼中100分寶貝 日後只有0分應變力

現今的升學主義、菁英教育沒有機會讓孩子探索自己,80%的父母都在「陪菁英讀書」,這些孩子未來進入職場,將缺乏處理問題的能力,未來社會是「昨天成功 的法則,可能變成今日失敗的關鍵」,這種典範迅速轉移的大環境,很可能讓孩子成為「100分的失敗者」。試想,屆時他們承受得了嗎?

父母適度放手,讓孩子從小有機會面對挫折、從探索中成長,才能培養出真正可為自己負責的好孩子。李偉文引用傅佩榮教授的一句話說:「一個人的能力不在於他能夠得到什麼,而在於他可以承受失去什麼。」

現代小孩,特別是都市小孩的人際圈很窄,多只侷限於家庭、學校兩個地方,加上現代小家庭多只生一個小孩,使得挫折力的訓練變得不容易。專家提醒,其實挫折 抵抗力可從小處訓練起,原則是要讓孩子從小有適度的「主權」做選擇,這樣才能從過程中認識並評估障礙、挫折,進而學會克服。

感謝廖清碧、李偉文審稿

吳念真:我很高興兒子抱著我痛哭 親子天下雜誌2012-12-20

我其實很訝異,這一代五、六年級的父母還會和孩子關係疏離。因為我這一代人的父親,大多受日本教育,不會跟孩子溝通。我一輩子跟爸爸講的話不超過兩百句。 因為他不知道要跟我們講什麼,我們怕他怕得要死,什麼也不敢跟他講。我爸過世之後,為拼湊他的人生要問好多人,他是平面的,那麼親近的人距離卻那麼遠。所 以,我那時就跟太太說,我們要當兒子的朋友,像兄弟一樣沒大沒小,這樣他就不會怕你。也許這樣會比較好溝通,不會出問題。

那時我說,若是有一天兒子失戀了會跑回來抱著我們哭,那我們就成功了。果真,他國二、國三第一次失戀,晚上兩、三點跑來我房間抱著我痛哭,一方面覺得很心疼,一方面也很高興真的做到了。

我一直以為這一輩的父子關係應該都是這樣的。我的好朋友們,小野、柯一正、簡志忠(圓神出版社社長)都跟他們的孩子很好。直到有一天,我去一所很大的中學演講,有一千五百位國中生、五百位高中生。我講父親、講很多自己的歷程、兒子的笑話、窘老師……大家都聽得很開心。

後 來有一個學生舉手說要問一個問題,他說:「我不曉得要跟爸媽講什麼話,我不敢。例如:我今天不舒服,說不想去上課,我爸就拿棍子打我。」他一講大家都笑 了。我說,另外寫 email 回答你,結果忘記自己拿著麥克風,就把帳號說出來,結果兩個星期收到四百多封email,害我的電腦中毒。

這些孩子信中都在講父母親。「我數學不好,被爸爸罵得很慘,但我國文很好啊,他為何不稱讚我的國文?」或者,「爸媽很勢利,不准我跟我的朋友在一起。」

天啊!他們的父母親應該小我二十歲,但為什麼都還不能跟孩子溝通?沒辦法當孩子的朋友?我嚇一跳,這些孩子們對我沒戒心,相信我這樣一位陌生阿公。但是為什麼他們不能、不敢跟父母講同樣的事情呢?這讓我非常疑惑。

講 出來你也許不相信,我和兒子真的從來沒有衝突過。他是個很聽話的小孩,我沒有罵過他。平常我們都叫他「葛格」,我最兇的時候是直接喊他名字:「吳定謙」 (吳導聲音很平和,完全沒有怒氣)。他叛逆期跟媽媽講話比較兇。我最多在旁邊跟他說﹕「吳定謙,對我老婆客氣一點!你有聽過我跟阿嬤這樣大聲講話嗎?」

和兒子之間少有衝突

唯 一一次很嚴肅跟他談是他小學一、二年級時。他那時成績很好,老師特別安排一個成績比較不好的坐在他旁邊。那位老師很好,有一天他打電話來說,兒子做了一件 讓他非常驚訝的事,看我要不要跟他談一談。考試時我兒子舉手告狀,「老師,他偷看」。老師告訴那個孩子,考試不可以偷看。第二次吳定謙又舉手說同學偷看, 老師告誡後那個同學還是偷看。兒子竟然把答案全部擦掉寫錯的,讓同學抄,抄完再快速改為正確答案。

我嚇一跳,這很奸詐,這是大人之間都無 法原諒的事!我問兒子為什麼?他說:「這樣不公平!」我們的教育讓孩子這樣重視分數!我跟他講很長的故事,講當兵時,有錯誤發生,會有一個人出來承認犯 錯,一個人承擔。這個人最後會被大家尊敬,這叫義氣。這是唯一一次我認為他做錯事跟他長談。

我很清楚小孩的世界和我們的不一樣,他們經歷 的不是我們能懂的。父母自己做不到,你就不能要求孩子做到。我兒子從小成績很好,有一次數學卻考七、八十分,老師寫聯絡簿說,數學要多加強。我太太就罵 他:「你數學要多加油。」我把太太叫到廚房,問她:「你數學有沒有很好?」她說:「很爛!」我說:「我也很爛啊!大學聯考才考十.一八分!」我們這麼爛, 怎能要求孩子好呢?所以我很認真跟太太談,我們自己做不到的事,千萬不要叫孩子替我們去完成。父母要孩子長成什麼樣的人,自己要先做成那樣的人才行。

你 不能決定他的前途,你不能叫他去念什麼系,只因為你認為從那系畢業會找到什麼工作。讓孩子自己去決定,以後他比較不會怪你。我兒子大學時只填兩個系,社會 系和戲劇系,我要他說服我(那時,我心裡已經在想,我和太太老後要吃自己、沒人養了!)他說念社會系可以跟很多人在一起,協助他人、了解這社會。念戲劇系 可以跟很多人一起工作,而且可以安慰很多人。他是真的有想過。

他後來念了台大戲劇系,他大學畢業那天,跑到我書房:「爸!你從今天起不用給我零用錢了。」我站起來跟他道謝:「從今天開始,你是獨立的個人了,謝謝你,成長過程沒有給我找麻煩。」

我們的小孩很寂寞,慢慢無法跟人溝通,很多辛酸不知跟誰講。小孩一旦不會講,就動武,不是語言暴力、想法暴力就是行為暴力,只要讓孩子有機會傾吐、抱怨就好。有人可以講、敢去講心裡的事,比把英文念好還重要。英文念好,只會出現一些自私的渾蛋而已。

洪蘭:陪孩子走出悲傷 2012-11親子天下雜誌40期

有位讀者來信說,他家有一隻十幾年的看門狗。有一天這隻狗老死了,他覺得這很 正常,便要兒子用垃圾袋把牠裝起來,拿到後院去埋。沒想到兒子大哭說:「下次你死了,我也用垃圾袋把你裝起來,拿到後院去埋!」他聽了很生氣,便打了兒子 一巴掌。兩年過去了,兒子現在已上國中,還是不跟他說話。他問:「我錯了嗎?小孩子懂得生死嗎?有方法可以補救嗎?」

中國人很忌諱跟孩子談 生死,我們很會鼓勵孩子去追求他想要的東西,卻不知該如何安慰他的失敗或挫折。當孩子放學回家哭著說班上有人欺負他時,我們通常是給他糖吃,安慰他不要 哭、不要理壞人。我們忽略了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因為孩子明天上學又要面對同樣的情境,而這個安慰是暫時的麻藥,問題並沒有消失。最好的方法是教他應對 的策略,把威脅化解。

父母可以在家中沙盤演練一番,做給孩子看,甚至接送他上學幾天,讓他知道有爸媽做後盾不要怕。但無論如何,父母不能站 在別人那邊,罵自己小孩沒有用:「為什麼他不去欺負別人,專來欺負你?」更不能像這位父親一樣,在孩子最需要他支持的時候,賞他一巴掌,把孩子的心扉關起 來了。

生跟死是人生的兩個端點,我們對生充滿了喜悅,對死亡卻無限恐懼。葬禮的莊嚴其實是為了生者,因為死者已矣,他已經沒有感覺了。但是 生者長戚戚,葬禮是安慰生者的儀式:他走得很有尊嚴,他這一生沒有白過。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生命終點的儀式,一種宣告哀傷到此結束,各人回家去繼續過日子。 不過死亡所留下心中的洞其實不會因此而復原,人必須靠智慧走出悲傷,而這個智慧是可以教的。

孩子別怕!美國這樣教孩子看待槍擊案

文:唐家婕(傳自紐約)

12月14日上午,美國康涅狄格州的紐鎮(Newtown),兇手持槍闖入當地的Sandy Hook小學,殺害了26人,其中有20名兒童,包括8名男童、12名女童,年齡都在6到7歲之間,另外6位遇害的成人都是女性。

兇手隨後自殺,他的母親也被發現在家中遭槍殺身亡,因此整起事件至少有28名死者。

我曾經歷過一些災難報導,這一次卻特別看見整個社會的悲愴與自責。或許因為此次罹難者多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他們還有生日派對、畢業典禮、結婚……大好的前程等著他們。」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當天招開記者會致哀時也頻頻拭淚。

電視上仍實況轉播著槍擊案現場的最新消息、報紙、網頁頭條也充滿對現場的描述及受害者的專訪;案發現場,康涅狄格州的紐鎮,湧入大批媒體關注,警方和餘悸猶存的居民,則持續努力地拼湊槍擊案的細節。我看見美國各界還在這場悲劇中緩慢復原。

社區裡,我拜訪了幾個有小孩的鄰居、以及在小學、中學任教的老師,與他們的對談之後,卻意外發現美國教育系統的反應迅速。

當天上午槍擊案發生後,在紐約布魯克林區擔任小學老師的瑪姬,中午就收到校長招集開會的通知,在這場會議上,校長向老師們交代教育局提供的最新情況、以及學校將如何因應。同時,輔導室負責與社工人員、心理醫生聯繫,安排下周上學日,到各個班級談話的內容。

當天傍晚,學校發了一封電子郵件給全校小朋友的家長。這封信重新向家長介紹目前小學裡的警報系統、以及曾經做過的各項演習,並告訴家長,當發生事情時,哪個警局是主管聯繫處、孩童們的疏散地點為何。

「這 是我們共同的夢魘,學校將竭盡所能輔導孩子走出恐懼,但同時我們也需要您的協助。」由於事發是在星期五,多數孩子可能在週末得到這個槍擊案的訊息。學校在 信裡清楚地教導家長:「如何跟孩子談槍擊案」。學校在信中列出了具體的步驟,從談話前、中、後應有的反應。簡單摘要重點如下:

在與孩子談 話前,請先為自己做好心理準備。首先,孩子跟我們一樣有權力知道這些事情。雖然我們應盡可能讓孩子遠離電視及網路,但請不要刻意對孩子隱瞞事實,那只會讓 他們感覺孤立或自責。此外,與孩子一起經歷悲傷的過程,對親子之間都是很好的成長。最後,請選擇一個他舒服的環境,比如床邊、玩具室、車上…...來談論 這個議題。

另外一點特別提醒了家長,請避免在睡前討論,因為小孩是依靠不斷地回想及發問來學習。因此,家長應該保留時間讓他們消化,並且隨時準備好回答問題。

接下來,如何跟孩子開啟這場槍擊案的話題?最好的方式,是先問孩子知道些什麼?他們可能已經從同儕或網路上知道一些資訊,家長最好先瞭解小孩們對這件事的理解程度,再開始說明。

解釋這場悲劇的用語,需要依照小孩的年紀而定。低年級的小朋友,請用簡潔的字詞說明,但是,「請絕對避免說:他們睡著了,而且永遠不會再醒來。」;相反,你可以用「他的身體因此停止運作。」或是「他因此傷得非常嚴重,醫生也沒有其他辦法了。」

對於中高年級的小孩,他們開始有一些獨立思考的能力。可能會有更多建設性的問題,甚至對這個議題發表意見。他們可能會跟你討論該不該禁止槍枝、精神病患者如何預防等等,「請你耐心傾聽,並且做好準備,但也不要害怕說:我不知道。」

「孩子喜歡知道他們是被當大人一樣尊重與對待。」這是我在幾封不同的信中不斷看見的提醒。也讓我回想起在美國家庭中看見的親子互動模式,通常是平行的對談,而非上對下的說教。

與 孩子談完槍擊案之後,「小孩的接受度可能超乎你的想像,因為孩子通常還是以關心自己周遭的事物為重心,他們可能會說『喔!我知道了』,然後又繼續玩電動; 但也有些時候,孩子難以克服恐懼,當他們出現頭痛、胃痛、失眠、食欲不好等情況的時候,請向老師報告,我們會特別留意孩子在學校的情況。」

此外,所有的輔導手冊與信件都強調:「維持原來的生活步調。」照常上學、足球練習、社區活動……這才會讓孩子以及父母最快從悲劇中恢復。「當然,請多多抱你的孩子、多花一些時間陪他、讓他們知道你們是一起度過困難的時刻。」

「不要害怕在孩子面前說出你的憂傷,因為他們也在學習大人們處理悲愴的方式。」

這些學校的因應措施及輔導信件,至少讓老師和家長知道,政府很清楚地掌控孩子的安全。

台北某明星國小老師投訴:我的學生是文盲

記錄整理/記者廖雲章
我的學生從小學畢業時,我不願給他畢業證書,因為他連九九乘法都背不齊,他的學科能力只有國小三年級程度,這樣去讀國中會很慘。畢業典禮那天,我故意扣住他的畢業證書,他媽媽來找我,懇談了很久,兩個人談到抱頭痛哭,卻對孩子的拒絕學習一籌莫展。

家長在市場擺攤,工作很忙,小孩就放牛吃草,父母用錢打發小孩,有求必應,卻缺乏親情互動。我曾經跟他說:「你如果一直考二十幾分,這樣沒辦法畢業!」他說,姊姊也是考二十幾分,也畢業讀國中了,他知道自己一定可以畢業,因為國小不會留級!
他對學習毫無動機和興趣,上課都在睡覺或鬧同學,我寫過很多次聯絡簿,也打了無數通電話給家長、去家訪,家長說她都知道,小孩打也打了,罵也罵了,送去安親班還被退貨,人家不收。孩子就是不愛讀書,她也沒辦法。

學生跟我說,不讀書有什麼關係?擺攤做生意、或當洗碗工也可以,為什麼要讀書?他不是壞孩子,只是拒絕學習。因為進度嚴重落後,上課幾乎都聽不懂, 我提報他參加學校攜手計畫,需要家長同意書,發了三四次,都沒有回應。我猜他可能沒有交給媽媽,後來我想法子讓他答應參加。結果,他在課堂上大發脾氣,還 兇那個補救教學老師說:「妳看過學生殺老師嗎?」把那個老師嚇得不敢上課,也不想再教他了。

他的程度有多差?寫一句話十個字,大概會錯七八個字,我覺得他有閱讀障礙,發過通知單給家長,希望送他去做資源鑑定。可是,家長不願意,因為怕孩子 被貼標籤,甚至還會怪老師。我們不能私下偷偷帶小孩去鑑定,這樣會被告。甚至連學校輔導處都私下拜託我,別再通報了,大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現在恐龍家長 太多,認真的老師很容易被告,動輒得咎,學校希望息事寧人,可是我真的不忍心眼睜睜看著小孩自我放棄。

老實說,小孩不笨,他們知道去資源班會被歧視,我聽過其他孩子稱呼資源班的小孩是「資源垃圾」,小孩不願去、家長不承認孩子有狀況,一直拖,拖到最後就變成這樣:國小畢業,卻可能變成文盲。而且還在台北市,聽起來不可思議,但是我相信這不是特例。
我認為特殊生鑑定必須落實,這要處理家長,太多特殊生都是因為家長而延遲治療機會,孩子的時間就被浪費了。

如果老師可以透過通報,讓學校強制對疑似可能有狀況的孩子鑑定,透過社工系統介入,才是真正的保障學習權。

我很憂心即將實施的12年國教,因為基礎沒弄好,如果國小都這樣,他一路讀到高中還是拒絕學習,不是很可怕嗎?我認為12年國教須提早分流,小學畢 業就讓對學術沒興趣的孩子學習技藝。我問過很多孩子,他們都願意去學一門手藝,在學校打瞌睡的日子很難熬,老師和學生都很痛苦,在教室當「客人」的感覺很 差,怎麼可能培養得出競爭力?

12年國教說要「成就每一個孩子」,我很想知道,教育部要如何「成就」這樣的孩子?

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

溪州鄉大莊國小12月18日 家庭訪問注意事項

  
  家庭訪問是每一個老師都要面對的,對一個初踏進校園的老師而言是一項大挑戰,因為這是最直接面對家長的一件事,和平常跟家長講電話的感覺是不同的, 如何能在家長面前表現的自然大方,其實對老師來說最大的問題不在家長而是在老師本身,許多老師在還沒去做家庭訪問就開始很緊張,怕自己在家長面前表現的不 好,給家長有不好的印象,反而給了自己不小的壓力。

  如何做家庭訪問,其實有幾個重點,可以分為訪問前、訪問時、訪問後,當然有一點最重要的是,老師要確定了解這次做家庭訪問的目的是什麼,一般在做家庭訪問前應該:

1。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去學生家中家長一定會問孩子在學校的狀況,所以老師一定要先把孩子的情況先做個大致上的整理,如果孩子有哪些特別狀況老師要先把 思維整理一下,在用最婉轉的方式告訴家長,老師到了學生家中千萬不要一問三不知,這樣家長會對老師的信任感減低,家長會認為你不關心他的孩子,這對老師來 說是很大的致命傷,很多家長也許嘴吧沒說,但在他心裡已經有了答案。

2。跟家長確認時間:在跟家長確認時間時,應該以家長的時間為主,千萬不要勉強家長在沒空的時候留下時間跟你聊 ,老師在同一天約家長時要注意分隔的時間,在跟家長訪談時如果已經到了你跟下一個家長約的時間時,一定要婉轉的告訴家長,因為你還有約其他家長,所以不能 久留,請家長有問題可以寫聯絡簿,或打電話等等,這樣家長都能接受的。

3。準備資料:要出門前要把孩子的基本資料帶著,帶著學生家中的地址電話,最好是再跟家長約時間時再跟家長確認一次,家裡的地址如果對那地方不熟悉,可以問問家長附近是否有大目標可以方便找尋,才不會因為找不到地方而耽誤時間。

*在到了學生家中後,老師該注意幾點:
1。基本禮貌:從家長開門開始,老師就要隨時注意自己的禮貌,要主動跟家長問好,還要隨時保持笑容,先讓家長有一個好印象。

2。先說重點:老師要掌控時間,有時跟家長說到後來會變成閒聊,所以到學生家中要先跟家長把你這次來的重點先跟家長討論,才不會聊了很久要走了還沒聊到重點。

3。說話要婉轉:即使孩子有多不好老師都要用最婉轉的方式告知家長,並跟家長討論解決配合之方法,讓家長知道你是關心孩子,願意跟家長一起讓孩子更好。

4。做個良好的傾聽者:老師要多聽聽家長說,很多家長是沒在上班,難得有個人來陪他說話,所以通常家長會比較健談,老師如果有時間多聽家長說,家長也會有被尊重的感覺,一個老師想得到家長的尊重前就要先懂得尊重家長。

5。適時的離開:當老師認為你已經耽誤了很多時間,且該跟家長溝通的都已經談過,也聽了家長說了許多後,老師要知道怎麼開口跟家長說要離開,通常最好的方 式就是告訴家長,你還有約好要去另外的學生家中做訪問時間已經到了,如果家長還有什麼問題可以打電話聯絡,或是到學校直街跟老師溝通,這樣的說法家長都能 接受,而老師也能全身而退且不傷害到家長。

  老師回到學校後要把訪問的內容整理一下,老師要把家長的訴求、老師要怎麼跟家長做個有默契的配合,還有家長提到一些有關學校方面的事項,也要跟家長做個報告,也讓學校了解家長的需求。

  做家庭訪問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讓學校、老師、家長、學生之間多一層認識,讓學校了解家長的需求,讓家長多認識學校的立場及規則、並知道老師的教學方 式;處理事情的程序,讓老師多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能多掌握孩子的個性,也讓學生感受到老師與家長對他的愛,學校跟家裡都是重要的,家庭訪問是一個開始,不 是結束,希望大家都能輕鬆去面對,把它當成一件愉快的事去完成。

2012年12月10日 星期一

溪州鄉大莊國小12月10日



2012/12/10 大莊國小 五甲  教師林政育 記錄

1.      數學課陳澔霆答對美術展的類題,全班面前給予正增強當作鼓勵。
2.      社會課,上課秩序表現差。
3.      早上視聽教室同學因鑰匙找不到未做打掃工作,已口頭說明下次應報告老師並想辦法解決鑰匙找不到的問題。
4.      書法課上課秩序相當差,彭栩祥、鄭鈺澄、彭群峰、張佑誠、鄭凱中、鄭郁霖、吳宴儒、陳澔霆等人皆於課堂上聊天嬉戲。張忠雄發出怪聲,結果書法老師誤以為是吳宴儒,吳宴儒雙手掩面表示受委屈及不服氣。而書法課執筆姿勢經觀察彭苡婷、彭雅玟、陳瑩芝等人姿勢良好足稱楷模。
5.      陳瑩芝聯絡簿靜思語未訂正且要求訂正時的態度差,未找出原因。
6.      午休打掃廁所暫停、圖書室借還書同學及花圃澆水照常,其餘同學參加打擊樂及博幼英語補救教學(電腦教室)。請蕭伃雯、鄭茹云、邱偉齊、吳宴儒(態度較懶散)等人協助打掃桌球教室,以供明日更換教室。其中鄭茹云下課後,找老師要求加分。
7.      鄭茹云上數學課時,發言踴躍跟上老師上課進度,回答問題獲得社會性讚賞及加分。(故意在全班面前公開表揚以示鼓勵)
8.      中午用餐時抬餐桶動作慢、秩序混亂,許多人進教室就大吼大叫。陳澔霆及鄭鈺澄兩人因兩位六乙男同學在廁所(一人脫另一人上衣),進教室大叫呼朋引伴到廁所觀看脫衣,故處罰二人最後再盛飯。並藉此機會教育,說明萬一火警時,自己不幫忙不打緊,如果還參與圍觀幸災樂禍者,這樣的人是最可惡的。老師請兩人去盛飯時,陳澔霆及鄭鈺澄故意拖延不盛飯,想觀察老師反應如何,老師故意告訴抬餐桶同學說:待會吃完抬餐桶就不要等他們倆了,兩人聽到這才趕緊去盛飯。
9.      上周五黑板的下課留教室名單,第一節下課大部分偷跑去籃球場打球,第一節下課經發現,馬上到籃球場帶回所有該留教室的人。一節一節留下,終於有人過來求情並要求交換條件。聲明:1.鐘響馬上進教室互相提醒注意秩序及準備課堂用品2.控制自己的行為,可以做到的話就交換條件恢復下課。
10.  尚未選出口腔保健繪畫比賽的人選,本週需繳交作品。
11.  許如芬老師通知:明日12/11作業抽查,國習及數習繳交至教務處。
12.  教室後方垃圾桶,值日生垃圾桶滿了沒倒。
13.  王如翎(妹妹)經詢問,每週三因為有補習,故服用ADHD相關藥品,副作用為食慾不振及噁心、想吐,週三將繼續觀察是否持續服藥。
14.  鄭茹云於打掃桌球室時,尋回先前遺失的球並帶回教室。
15.  上週五暫時保管的小刀美工刀兩組歸還張佑誠及彭栩祥,樂樂棒球仍保管。
16.  校長通知這兩天更換教室,因上周六請地理師觀看,認為小坡正對教室讓學生上課不專心,建議更換上課場域,故請移至桌球室,單槍及電腦網路再請專業人員協助裝設。
17.  鄭鈺澄上陶笛課時,已經開始提醒附近同學上課秩序,感到欣慰。但彭群峰跟著學時,只是為了好玩,並不是真的要提醒,下課時間請他來告訴他正確的作法。陳澔霆更換座位後上課狀況改善許多,將繼續觀察,未來是否可以回到原座位上。
18.  三甲教室外走廊積水早上鄭惟蒼訓育組長來請負責打掃同學清除積水。
19.  董昱銘及鄭郁霖早上做打掃工作時,區域劃分-董為電腦教室走廊;鄭為小坡至上面一塊地板。相較原先董掃地、鄭拖地,兩人才不會因為掃地而有糾紛。
20.  博幼英語課,鄭鈺澄表現不佳、被上課老師處罰面壁思過,經過時看了一下,他的額頭就頂在白板上,是否自願尚未求證。
21.  書法課時,刻意在全班面前告訴老師,不認真寫字的同學是否改用報紙練習就好,老師回應用報紙寫效果不佳,還是繼續用毛邊紙練習,並說明孩子就是這樣,多點耐心吧!(此部分未配合好,仍需繼續再觀察)
22.  成績單仍有許多同學尚未繳交。

2012年12月7日 星期五

溪州鄉大莊國小12月7日



2012/12/07 大莊國小 五甲  教師林政育 記錄

1.      晨間打掃活動看外掃區,圖書室不需要三個人,鄭雅卉等三人。請三人討論自行決定至自然教室協助吳晏儒等,竟決定討論要不在場的第四人改到自然教室!我堅持再給最後一次機會讓當場的三個人自己討論跟選擇要到自然教室,選不出就用猜拳決定,否則最後將由老師指派。三人最後猜拳選出鄭雅卉協助自然教室(教材準備室)。因處理圖書室調一人至自然教室而延誤教師晨會,廣播五甲導師林老師至辦公室(下次要注意開會時間)、紀錄為林老師。
2.      健康中心繪畫比賽需選出三人參加,尚未決定人選。
3.      鄭郁霖、吳晏儒、鄭鈺澄、彭栩祥、彭群峰、張佑誠、鄭凱中、邱偉齊、陳浩霆、陳瑩芝(爾後了解事情的原因,改為可以自由下課),等人因上課秩序及上課鐘響未馬上停球回教室,故處罰下課時間留在自己的座位上,除上廁所先報告老師可以離開如廁外,都留在教室位置上做自己的事。但成效不彰,很多人趁老師沒注意偷跑。鄭凱中等人甚至拿粉筆畫黑板,生氣怒罵制止後,教凱中如何擦黑板。
4.      午休打掃圖書室外花圃及洗手台(王如翎等二人),除二五大掃除外用水管澆水外,其餘時間改用水桶,一人澆水、一人清理洗手台。五甲旁廁所,午休等人分配工作區域及責任,因許多人假拖地真玩水,故需要特別監督。
5.      英語課時秩序差,英專役男李孟澤將彭栩祥、陳浩霆二人帶離教室至一樓洗廁所。張佑誠上課與英語老師頂嘴,嘴上嚷嚷說自己也要洗廁所,我思考了一下認為這不是個好方法,顯然洗廁所比上課有趣多了。必須想個會讓孩子嫌惡的方式,自然教室洗手台肯定不錯,下去拉浩霆到自然教室清理洗手台,果然反應不小。浩霆認為我針對他,但已說明針對的是他不當的行為及態度。
6.      大下課望遠凝視活動,大部分同學聽廣播至健康中心望遠凝視,鄭亦湘未至健康中心,一人在二樓圖書室樓梯附近,直到我請她下去健康中心才離開。
7.      林姿妤、彭苡婷等國語課舉手分享自己的經驗。
8.      陳瑩芝上課拿鄭郁霖桌上美工刀,爾後利用下課及自然課時,將二人留下詢問詳細過程及原因,陳沉默不語,而後轉哭泣。我改請鄭先到自然教室上課,陳哭了一陣子後,終於將事情的原委道出,原來是鄭郁霖上課拿美工刀屑課桌,木屑常弄到瑩芝,故瑩芝才將美工刀拿走作為回應。
9.      董昱銘今日請假未到校,上午致電給董父,了解確實上台北,下周一正常上課;陳菀羚請喪假第二天仍未到校,聯本由雅卉代抄(主動協助,口頭讚賞)
10.  彭雅玟利用午休時間,
11.  上午第二節課,轉學生湯于仙鉛筆盒遺失,疑班上同學惡整。特意利用課堂上課前的時間,請大家協助找尋,馬上就在靠黑板的窗台上找到。(彭雅玟回答可能在垃圾桶),鄭亦湘於窗台上找到,她也知道是誰幹的,但不願意告訴老師。我沒追究是哪位同學幹的,但說明轉學生于仙熱心協助上課找不到課文的同學,亦問大家如果今天自己到一個新環境被欺負將作何感想?希望下次別再有同樣的事情發生,否則將追根究柢,嚴懲兇手。
12.  鄭鈺澄外套中午用餐後說自己外套遺失,想利用午休去找,但我拒絕。爾後,利用下午第一節下課於籃球場尋獲,顯然是自己忘記帶回的。
13.  凱中喊起立、立正、敬禮時,張佑誠、陳浩霆等人皆曾拖延,曾經在藝術課引發上課的黃老師不高興。如下次再有同樣情形發生,考慮將這些同學下課留下來練習如何敬禮。
14.  六甲鄭達珉老師是學校最有威嚴的老師,教學上亦有方法,細節部分請教他。
15.  輔導室蕭主任那裡可以印彩色,總務處黑白印刷需影印卡(辦公室抽屜內)
16.  彭栩祥,第七節健康課時,被役男帶至辦公室寫英文課堂作業,未畫圈詞。
17.  國語上至第十一課作者、課文概覽,11課圈詞已圈完,今日作業為11課生字練習及查部首(頁數)
18.  答應中午看電梯空手道女制伏歹徒影片及開放中午用餐女生點歌,因自然課後回教室用餐動作太慢及秩序不佳而暫停。
19.  聯絡簿考慮下週起抄寫靜思語、佛家語或者勵志小語,希望加強學生品行及導正對事物的正面態度跟價值觀。
20.  中午用餐影片、教師用作業章等需再準備。
21.  學生們對課堂上的故事反應良好,多利用故事將自己的想法偷渡一下,效果比直接說道理或說教來得更容易被接受。

2012年12月6日 星期四

溪州鄉大莊國小12月6日



2012/12/06 大莊國小 五甲  教師林政育 記錄

1.      鄭昱霖及鄭亦湘磁場不合,昱霖因亦湘說他是乞丐囝仔而哭泣。
私下對雙方稍為關心,但未請昱霖和亦湘一起處理這件事情。
2.      陳皓霆午休藉故想離開教室(自然教室餵魚、腳痛去保健室等理由),我回絕。爾後請他協助寫下班上同學座位姓名。
3.      王茹婕(12/07星期三服用注意力不集中藥物),副作用-肚子痛、食欲不振。護理師麗玲姐建議仍請她少量用餐,嚴重時可到健康中心請護理師協助用餐。
4.      老師午餐到辦公室盛飯多兩道菜。
5.      董昱銘低年級時一切正常,至中年級因父親離家工作、剩母親及祖母與昱銘同住,但婆媳不合,母親爾後搬出居住,剩昱銘及祖母同住,生活開始變了調。
6.      彭栩祥上課時,喜轉頭至後方和鄭郁霖聊天或跟隔壁張佑誠玩美工刀等,偶爾栩祥、佑誠甚至郁霖會一起找陳瑩芝在上課時嬉鬧。
7.      彭品瑜下課期間因溜滑梯與彭雅玟等人在玩(有追逐),不慎跌倒右眼有撕裂傷,經學校護理師判斷,通知聯絡家長,建議可縫合可不縫合,爸爸決定不縫合。
8.      掃自然教室吳宴儒反映大小魚缸常有異物、器材有學生擅拿玩耍等情形。
9.      聯絡簿缺交為8號、18
10.  統一訂定交聯絡簿跟作業時間為上午第一節下課,第二節由班長清點登記。
11.  值日生黑板忘記擦、垃圾桶忘記清理。
12.  午休打掃廁所使用消毒水未按照比例使用,全倒下去拖地,隔壁班反映味道很重;裡面三間便池鄭鈺澄外面三間鄭凱中負責。圖書室中午董昱銘等人清洗洗手台,但其實不需要過去。
13.  班上反映前任老師答應要補一節電腦課,但暫時答應爭取看看。
14.  課表疑慮-鄉土、電腦誰上?
15.  教科書補助款564元彭栩祥,尚未寫聯絡簿亦未發下。
16.  總務處麗英幹事-提醒公所健保轉出、補交埤頭國小服務證明、兵役、問郵局存簿影本。
17.  鄭郁霖家庭功能正常,可聯絡家人協助處理。

前任教師交接:
一、                董昱銘罹患輕微憂鬱症,發作時不喜歡的事都不做,中午也不用餐,妨礙其他同學,勸導無效,不能控制時請主任協助或聯絡家長。
祖母 0987-122-233  父親 0986-655-481
二、                鄭郁霖成績好,愛搞怪,不會上課且易哭。
三、                轉學生湯于仙在班上有融入的問題,有好轉。
四、                班長-鄭亦湘  副班長-彭栩祥 風紀-彭雅玟